美股盘前:道指期货升逾200点 IBM跌逾6% 爱奇艺升逾8%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二(7月19日)开市前,美国股指期货反弹,道指期货升逾200点。市场焦点转向财报。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分析师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6%,低于本季度初预期的6.8%。...
所属国家:英国
监管:FCA 612233
成立时间:2013年
最低入金:500美金
平台软件:MT4
交易手数:0.01
经营模式:STP/ECN
银联、信用卡、数字货币、电汇
出金优惠:工作日内2小时内到账、免出金手续费
服务器区时:GMT+3
交易品种:64种外汇货币对、5种贵金属、11种指数产品、能源和37种加密数字货币
最大杠杆:标准账户500:1 、ECN账户200:1
账户类型:标准账户、ECN账户
爆仓比例:50%
锁仓:允许
剥头皮:允许
点差类型:浮动点差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二(7月19日)开市前,美国股指期货反弹,道指期货升逾200点。市场焦点转向财报。根据Refinitiv的数据,分析师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6%,低于本季度初预期的6.8%。...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周二,一度跌破80关口,创历史新低。今年以来,由于将近300亿美元的外资从印度股市流出,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经常项目赤字进一步恶化,使得印度卢比惨遭重挫。...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周二(7月9日),香港股市低开后低位整固,成交额也非常低迷,仅839.82亿,而前一交易日为1160.89亿。不过南下资金持续买入,今日净买入11.24亿元,净流入22.19亿元。...
据俄罗斯能源部CDU-TEK部门的数据,7月1日至17日,俄罗斯石油平均每天生产1078万桶石油,比6月份的水平高出0.6%,显示出增长态势放缓。 虽然西方制裁仍在进行,但俄罗斯的石油产出并未受到大的打击,这已经是俄罗斯石油连续第三月实现产量增长。 而石油产量的增长背后驱动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国内炼油厂的恢复营运。数据显示,7月俄罗斯供应国内下游产业的原油产量达到每天575万桶,比6月份高出约6%。 俄罗斯国内需求走强,但海外出口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7月俄罗斯通过Transneft PJSC运营的主要管道和港口设施向海外主要市场出口的石油交付量下降了近4%,跌至每天433万桶。 根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对亚洲的原油供应量已从峰值下降了30%。截至7月15日,俄罗斯的海运原油量已下滑至每天324万桶,而流向亚洲的原油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计算后发现,亚洲对俄罗斯原油的四周平均进口量已到达近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俄罗斯每周原油出口关税净额也比峰值有所下降,税额较冲突前仍上涨了约25%,但比4月水平却也有差不多25%的下滑。 印度赤字疯涨 随着全球对衰退的担忧加剧,IEA此前在报告中称,更高的油价和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对石油需求已造成影响。 就亚洲大买家印度而言,其6月的石油进口总额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213亿美元。巨大的石油进口增量,也导致其6月的贸易赤字达到了26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6月印度一揽子进口原油的平均价格为每桶116美元,比去年6月的均价每桶72美元高出约61%。石油进口金额占总体商品进口额从去年的四分之一上升至现在的三分之一。 7月油价小幅下跌,7月14日,印度一揽子原油价格为每桶99.8美元,明显下降,但仍比去年同期的每桶73.5美元高出约36%。 石油市场的高价以及衰退风险的增加,可能抑制了部分石油进口需求。亚洲部分新兴国家已经进入外债高风险区,只能限制能源进口需求。此外,仍在蔓延的新冠疫情也是影响石油需求的负面因素之一。 俄罗斯流往亚洲的原油数量减少,也让不少人认为,这证明了亚洲无法吸收欧洲市场那么大的原油进口量。 但分析师表示,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与全球需求相关,而全球需求在短时间内仍不太可能下降。 文章来源:财联社...
周二(7月19日),国际油价承压。尽管油价受到美元走软的支撑,美元指数日内创下近两周新低至106.666,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便宜。但俄罗斯寻求更多非西方货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恐增加西方的挫败感。 北京时间16:34,NYMEX原油期货下跌0.49%至98.94美元/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50%至105.66美元/桶。 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已经有时间消化拜登总统中东之行,得出的结论是,OPEC+不太可能计划在短期内比以往更积极地增加产量,但美元走软为更广泛的大宗商品价格提供了支撑。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访问了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希望就提高石油产量以抑制燃料价格达成协议。但作为OPEC事实上的领导国,沙特阿拉伯并未明确保证会增产。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潜在的供需失衡如常,“油价可能已经见顶,但看起来肯定不会从现在开始大幅下跌,除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能给大家巨大的惊喜。” 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正在寻求以阿联酋货币迪拉姆作为向印度客户出口石油的收费方式。至少有两家印度炼油厂已经以迪拉姆结算了部分款项,未来几天还会有更多炼油厂采用此类支付方式。 这一做法可能会加剧西方一些人的挫败感。他们私下表示,阿联酋的立场站不住脚。阿联酋寻求维持所谓中立态度,并未对莫斯科实施制裁。 莫斯科当局正在放弃使用美元,使自己免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4月表示,俄罗斯希望在与印度等国家的贸易中增加使用非西方货币。...
周二(7月19日),国际金价继续持稳,受到美元小幅回落支撑,但由于投资者在主要央行会议前避免轻举妄动,金价仍处于窄幅区间波动,短线料很难升破1720美元。 北京时间14:42,现货黄金下沉0.07%至1707.96美元/盎司;COMEX期金主力合约下跌0.27%至1705.6美元/盎司;美元指数下跌0.17%至107.266。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在上周飙升至80%的高位后,美联储在下周的政策会议上加息100个基点的预期维持在30%左右,这减缓了黄金跌势。 市场参与者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26日至27日的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将于本周四(7月21日)开会,外界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加息25个基点。 OANDA高级分析师Jeffrey Halley表示:“黄金仍处于不温不火状态,无法重新站上1720美元,即使美元隔夜下跌,也没能反弹,金市技术面前景非常偏空。金价初始支撑位看向1700美元,持续下破且连续几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675美元将表明后市将迎来更大跌幅。”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周一表示,其持仓量下降0.5%至1009.06吨,为1月底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黄金被视为通胀对冲工具,但较高的利率会提高持有非孳息资产黄金的机会成本。 日线图上看,金价自1879美元开启下行((v))浪走势,后市下看100%目标位1667美元。((v))浪是自2070美元开启的下行C浪的子浪。C浪则隶属于自自2075美元开启的调整(IV)浪。...
周二(7月19日)亚欧时段,美原油震荡微涨,一度创一周新高至102.97,目前交投于102.74附近,美国总统拜登对沙特的访问并没有得到这个OPEC最大产油国对增加石油供应的任何承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遭遇不可抗力,令供给紧张的担忧升温,再加上美元回调,给油价提供上涨动能。技术面来看,短线看涨信号有所增加,油价有望继续震荡上攻。 短线留意俄乌局势和新冠疫情相关消息,俄罗斯总统普及访问伊朗的相关消息也需要予以留意。 日线级别:震荡下跌后反弹;KDJ金叉,MACD也有金叉趋势,油价连续顶破了5日均线、10日均线,并初步顶破了下行趋势线阻力,短线有望延续涨势,初步阻力在21日均线103.84附近,7月11日高点阻力在105.02附近,100日均线阻力在107.61附近,55日均线阻力在109.23附近,该位置阻力相对较强,如果强势上破,则增加中线看涨信号。 下方初步支撑在10日均线99.96附近,失守该位置前,短线偏向多头。5日均线支撑在99.13附近,7月13日高点支撑在97.94附近,若失守该支撑,则削弱短线看涨信号,并提防重回跌势的可能性。 阻力:103.84;105.02;107.61;109.23; 支撑:99.96;99.13;97.94;95.83;94.30; 短线操作建议:逢低谨慎做多。...
财联社7月19日讯(编辑 黄君芝)高盛首席执行官所罗门(David Solomon)周一表示,通胀已深深植根于全球经济之中,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晚些时候情况是否会好转。...
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下,新兴市场均会遭遇股债汇三杀。 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伊始,由于不少新兴市场经济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已先发制人地开启加息周期,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相对可控。然而,随着美联储今年开启激进加息模式,加息步伐加快加大,加之越来越多央行加入激进加息阵营,全球利率上升,美元走强,市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担忧加剧,种种因素作用下,新兴市场资产再次遭到了国际资金的抛售。 23种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均对美元走弱 由于美国利率上升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双重威胁,使交易员急于寻求美元避险,新兴市场货币惨遭抛售。截至7月6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货币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s Currency Index)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扩大至4.4%,按此趋势,或将创下2015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 菲律宾比索领跌亚洲货币,跌至17年来的最低水平,韩元也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纽约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Brown Brothers Harriman & Co.)的全球货币战略主管蒂恩(Win Thi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在当前发达市场利率较高或全球增长疲软的环境下,新兴市场势必将受到影响。并且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演变,对新兴市场都不会是好消息。” 过去一个月内,由于美联储在最近两次会议上将其基准利率提高了125个基点,彭博追踪的23种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全线走弱。目前市场预期,本月稍晚时间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至少75个基点。 纽约梅隆银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驻香港的高级市场策略师魏孔冲(Wee Khoon Chong)表示,即使亚洲各国央行近期已加速货币紧缩的步伐,亚洲货币仍然脆弱,除非这些经济体能够提供正的实际利率。 据外媒统计,截至7月15日,泰国是亚洲各经济体中实际利率最低的,为-7.16%。其他经济体方面,实际利率从低到高分别为巴基斯坦、韩国、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别为 -6.32%、-3.75%、-2.85%、-2.11%、-0.85%和-0.55%。 除了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影响外,对美国以及全球增速放缓的担忧也是新兴市场货币疲软的原因。根据外媒最新预测,不断恶化的消费者情绪和不断上升的利率使美国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到38%。新加坡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 AB的亚洲战略主管维克蒂诺(Eugenia Victorino)直言:“这种(担忧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对新兴市场不是很宽容,只有全球增长前景的改善才能转变目前投资者转向美元避险的市场情绪,而这种改善可能要到明年才会出现。” 710亿美元撤出亚洲股市 美元对新兴市场货币持续升值的影响还外溢到了股市上。即使在经济情况相对较好的亚洲地区,美元对亚洲货币的全面走高也使得亚洲股票录得大量资金外流。 追踪亚洲一揽子货币的彭博-摩根大通亚洲美元指数(Bloomberg JPMorgan Asia Dollar Index)今年迄今已下跌6%,有望创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年度跌幅。由于股市和汇市的密切联系,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MSCI Asia ex-Japan Index)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达20%,外国投资者从中国以外的新兴亚洲股市中撤出了710亿美元资金,这一资金流出规模已经达到2021全年流出量的两倍。 总部位于纽约的对冲基金Ironhold Capital的首席投资官辛哈(Siddharth Singhai)称,“国际投资者非常易变,他们往往会对全球各市场快进快出。有时,不需要太多时间,国际资本外流的涓涓细流就会演变成滔滔洪水。” 分区域来看,由于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叠加经济衰退的影响正在损害股市估值和需求前景,韩国等以科技为主、依赖出口的亚洲经济体的股市尤其脆弱。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是今年亚洲地区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外国投资者净卖出了总计500亿美元的韩国公司股票。在辛哈看来,不仅仅是韩国等出口依赖型经济体,即使对于那些出口依赖性较低的亚洲经济体,疲软的本币也恶化了国家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率,因为不论是这些经济体还是其本国企业都面临着更高的美元计价债务。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由于上半年大宗商品飙升和美元走强令其面临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和财政赤字,印度卢比跌至历史新低。同时,全球利率上升、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也推动投资者撤离风险较高的印度股市。 高盛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印度股市的资金流出规模为63亿美元,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单月流出额,也是印度股市连续第九个月录得净外资流出。自去年10月以来,外国投资者更是抛售了创纪录的330亿美元规模的印度股票,相当于印度股市市值的1%。此前,在疫情期间,印度股市的表现一直优于其他亚洲地区的股市,此轮抛售令其丧失了这种优势。今年迄今,印度Nifty 50指数和标普Sensex基准指数(S&P Sensex)均下跌逾9%。 高盛的亚太股票策略师库尔(Sunil Koul)称:“印度创纪录的海外抛售,部分源于国际资金从印度流向中国/东盟,部分源于在全球金融形势趋紧、美元走强和增长放缓的担忧下,投资者普遍存在一种去风险的投资心态。” 除韩国和印度外,泰国央行的放任态度导致泰铢暴跌,令泰铢沦为今年新兴市场货币跌幅最大的货币之一。而泰铢进一步的疲软可能会威胁到泰国股市今年的弹性。 在板块方面,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中的10个板块今年均录得亏损。辛哈称,由于亚洲的基础设施、房屋建造和建筑类股对利率的敏感性,它们将受到美元走强的更大影响。而法巴银行去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参考过去十年亚洲货币贬值时期内的板块表现,印度IT股、韩国医疗保健股和马来西亚能源股的表现一直较好。 安本投资的亚洲股市投资总监克里斯蒂娜·翁(Christina Woon)则称,“从资金流动和人气的角度来看,由于本币对美元贬值,亚洲股市在短期内往往表现不佳。但投资者仍可以找到一些受益者,比如那些海外敞口较小、更专注于国内的企业个股,这些股票受到美元走强的冲击较小。” 叩响违约前奏? 不仅仅股市和汇市,斯里兰卡近期的债务违约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更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将陷入主权债务困境的担忧。根据外媒数据,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乌克兰、阿根廷和巴基斯坦在内的至少6个新兴市场国家的10年期外币债券收益率已跃升逾10个百分点。更有甚者,至少有12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权债收益率目前已飙升至令其债务压力加剧的水平。收益率飙升的背后正是资金大幅撤离新兴市场经济体债券。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国际投资者今年已从新兴市场债券中撤离520亿美元。 复兴资本(Renaissance Capital)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伯逊(Charlie Robertson)称:“看到如此规模的债券价格暴跌,真是令人震惊。今年的这轮抛售规模是我25年来见过的最大抛售之一。”他分析称,俄乌冲突升级导致粮食和燃料价格飙升,给许多依赖进口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毁灭性的社会和财政后果。虽然一些石油出口国,特别是海湾地区的石油出口国从价格上涨中受益,但这些国家的收益也部分或全部被疫情相关的破坏所抵消。 更重要的是,他表示,为了遏制不断飙升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随后采取的更“鹰派”的加息举措导致了美元快速走强,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必须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紧缩的金融条件无疑会损害那些原本财政压力原本就大的新兴经济体。“新兴市场本就不喜欢美联储加息,更不喜欢美联储在美元本来就在走强时加息。事实上,我们近30年来从未见过这样的加息。这对需要资金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是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他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期也警示称,“对于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的经济体来说,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包括30%的新兴市场国家和60%的低收入国家。” 不过,尽管至少有12个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权债收益率已飙升至令其债务压力加剧的水平,即违约概率很高,但分析师表示,实际的违约和债务重组还需要根据每个经济体自身情况来看。许多大型新兴经济体目前的财政和货币状况比过去要好,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承受眼下的一系列冲击。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首席新兴市场经济学家杰克逊(William Jackson)就称:“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财政压力很大。但关于违约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逐案考察各个国家。” 东方汇理的新兴市场债务高级投资经理劳(Esther Law)也表示,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的压力并不能完全被视为违约迫在眉睫的信号,主要还是一种市场情绪,体现出投资者对通胀、美国衰退、俄乌冲突造成的混乱和供应短缺的担忧。不过,她也承认,“一旦这种情绪以及由其导致的大规模抛售持续下去,显然会增加这些经济体的资金成本,并反噬它们的偿债能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油价涨势已严重失去动力,由于对全球经济可能走向衰退的担忧加剧,油价仍在区间内波动。因此,备受批评的能源通胀已经降温,美国汽油价格已经连续30多天下跌。 但政策制定者现在警告称,油气价格下跌不太可能说服美联储放松其激进的加息机制。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随着通胀继续失控,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 目前,日历上没有主要的经济指标,美联储实际上处于7月27日FOMC决定之前的管制期。不过,CME FedWatch的数据显示,由于最新的通胀数据,市场已回到加息75个基点的基准线,加息75个基点的几率为69%,而加息100个基点的几率为31%。上个月,美国通胀率飙升至9.1%,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再次超出预期,提高了美联储继续积极加息以抑制物价上涨的可能性。 富国银行表示:"我们认为7月27日将讨论加息100个基点,但在我们公布预测后的6月实体经济活动数据,令大幅加息的理由不那么有说服力。这些数据巩固了此前公布的指向经济减速的数据。” 不过,富国银行承认,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包括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地区联储主席Mary Daly、Loretta Mester、James Bullard和Raphael Bostic在内的多位政策制定者都表示,加息75个基点是合理的,而且仍然足够激进。Waller在上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想根据CPI报告所发生的情况做出一些条件反射式的政策决定。” 美联储也不会忽视的一点是,尽管原油价格已从近期高点回落,但以历史标准衡量,美国能源成本仍处于高位,2022年6月同比上涨41.6%,为1980年4月以来最大的12个月增幅。汽油(59.9%,自1980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燃料油(98.5%)、电力(13.7%,自2006年4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天然气(38.4%,自2005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等也带动了物价的上涨。 因此,只要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油价就有可能继续在窄幅区间内交易,从而暗示存在衰退风险,并由此破坏需求。 在过去的几周里,油价的涨势已经明显冷却,原油价格从最近12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在100美元/桶,主要是担忧全球经济放缓。 在亚洲一些城市开始实施新的疫情限制措施,从关闭企业到更广泛的封锁,以控制最新疫情变种的传播后,对进一步需求破坏的担忧也令市场感到压力。 最新一轮抛售延续了能源类股的跌势,数月来首次跌入熊市区间。它还扭转了最近的一个趋势,即从该板块的表现优于其他10个市场板块,到实际上它的表现最差。抛售如此之深,以至于价格沿着期货曲线一路暴跌。例如,2023年12月布伦特原油价格周二下跌8.8%,至今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与附近价格相同。市场专家还将油价下跌解读为一些石油生产商一直在出售较长期合约以对冲供应风险的迹象。尽管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交易量相当有限,但它们仍可能加剧附近期货市场的压力。 强势的美元还压低了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因为在当前动荡时期,美元仍是全球首选的储备和贸易货币。SI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Colin Cieszynski表示:“资本涌入美元,导致美元飙升,似乎成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不利因素。” 也就是说,受到密切关注、为供需趋势提供重要线索的现货石油市场基本没有变化,供应仍然紧张,需求仍然很高。现货石油价格仍较基准价格有巨大溢价,以至于沙特最近将其对欧洲的石油价格提高到创纪录水平,就在期货价格暴跌前的几小时。与此同时,柴油和汽油的价格仍远高于原油,这给了炼油厂购买原油的巨大动力。 布伦特原油连续日线图 北京时间7月19日14:44 布伦特原油连续 报 106.19美元/桶...